在過去的數十年里
云在很大程度上
被認為是一種單向選擇
上云,即是上公有云
然而,在巨大的宣傳攻勢下
現實卻是截然相反的一面
根據Gartner的數據,2020年之后,超過90%的組織將利用混合云構建基礎設施。而且,不只是企業關注混合云戰略,各大云廠商也在滿足企業需要,通過推出“云一體機”來模糊本地與云之間的界限。
混合云在今天“攻城略地”,是建立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:
一方面,混合云帶給了企業更大的戰略控制權,且這種“握在手里”的好處已得到充分驗證。另一方面,應用程序在公有云獲得的好處,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也越來越可以得到。
此外,第三方調查統計,目前不少企業使用的云服務商超過3到5家,與單純利用公有云的方案相比,混合云還能夠幫助企業客戶提高2.5倍的業務價值。
因此我們看到,近幾年來“沖向公有云”的趨勢正在退潮,那些從傳統數據中心轉移到云平臺,其底層代碼或依賴關系幾乎沒有改變的應用,則更有可能留在本地。
不過也要看到,混合云模式并不是一勞永逸的“靈丹妙藥”,混合云之下架構、應用和服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的快速上升,也會帶來一系列挑戰:
很多企業公有云的開支采購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,采購的公有云資源往往基于短期需求,再加上不同業務部門都有各自的公有云的采購需求,這就導致了公有云資源的采購開支泛濫。
今天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公有云服務商,由于各家技術路線不同,這就讓市場中出現了各種互不兼容的云管理平臺,而企業基于這些不同的云平臺去構建混合云架構,不僅在技術上難以“兼容”,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。
不少云平臺都是基于開源技術搭建,但由于生態的不成熟,導致集成難度頗大,包括如何讓運轉著的舊系統和新應用之間做到無縫的銜接,如何在不同架構之下實現平滑遷移,由此也增加了系統改造、軟件移植、數據遷移的成本、難度和安全風險。
因此,如何在實現混合云策略的過程中,讓業務的影響及風險較小化、實現企業應用“平滑上云”,是目前企業混合云之旅的重中之重。
二十多年伙伴關系 構建混合云的絕佳體驗
VMware Cloud Foundation(VCF)將VMware的vSphere、vSAN和NSX整合為一個解決方案,并通過SDDC Manager進行統一管理。VCF可以在用戶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(硬件堆棧)和公有云之間提供連接,從而實現了單一、一致的體驗,并通過消除圍繞部署和應用調配的復雜流程,大大加快了業務上線的時間。
VMware對堆棧中的各種軟件組件進行了增強,可大幅提高云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。而且對于希望實現應用開發現代化的用戶來說,帶有VMware Tanzu Standard版本的VCF提供了大規模運行Kubernetes工作負載的較佳方式。
應用程序的性能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硬件堆棧的性能和可靠性,相比于戴爾易安信PowerEdge服務器,企業在任何其他硬件平臺上運行VCF,都不會取得同樣的效果。
任何混合云解決方案的潛在障礙之一是管理的復雜性。企業很少有時間去學習和維護不同的、不兼容的工具集。但對于運行VMware的PowerEdge服務器來說,企業可以通過一個集成的工具集,以一致的經驗來管理硬件和軟件堆棧。
OpenManage Integration for VMware vCenter(OMIVV)是一個vCenter插件,通過在vCenter控制臺中自動化和整合關鍵的PowerEdge服務器管理任務,彌補了物理和虛擬的差距。
而vSphere Lifecycle Manager(vLCM)可在vCenter內實現統一的軟件和固件生命周期管理,從而幫助用戶減少減少87%的動手時間和85%的步驟來檢查單個節點上的硬件兼容性。 ——Dustin Plank 同樣,VMware vRealize Suite是一個多云管理解決方案,為基礎設施自動化和一致的操作提供了一個現代平臺。 它有助于應用程序的運營,使開發人員能夠快速發布、排除故障并優化基于微服務的高度分布式云應用程序的性能。 同時,它也可以幫助IT部門不斷優化容量和性能,使之輕松訪問任何云中的基礎設施和應用資源。 戴爾科技和VMware聯合解決方案的另一個好處是,建立在PowerEdge服務器上的戴爾易安信vSAN Ready Nodes進行了廣泛的預先配置、測試和聯合認證,因此企業可以大大降低轉型所涉及的大部分風險。 并且當產品運抵企業時,就已經獲得了vSAN的認證,從而縮短業務上線時間,這也是VCF部署的基本要求。 VCF可以在任何戴爾易安信PowerEdge服務器或vSAN Ready Node上運行,包括: ●用于模塊化基礎架構的PowerEdge MX; ●為應用性能和數據中心密度而優化的PowerEdge R650; ●為比較苛刻的工作負載提供出色的性能PowerEdge R750。